首列电客车接车
3月27日早上7点,从郑州地铁5号线停车场及车辆段01标施工现场传来好消息,首列电客车已于昨晚3点全部抵达。
不远处,6节白色车身装饰着绿色仿古城墙腰带的车厢,一字排开,像亭亭玉立的姑娘,绽放着青春的风采。
上午10点,随着指挥人员的一声令下“起吊”,两台80吨大型吊车停在了车厢两端,在信号工的指挥下,大吊车把列车车体从平板车上缓缓吊起,慢慢移向轨道,精确对位入轨,随后牵引机车牵引着车厢沿着轨道缓缓前移,为下一节车厢"挪位"。随着最后一节车厢顺利吊装,至此,项目部比原计划提前3天实现首列接车目标。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记录这一历史性时刻。项目经理朱云也松了一口气,回想到1月18日的首列车接车方案协调会,依旧是记忆犹新。
“按照5号线开通试运营的时间接点,倒推工期,首列车到段时间为3月30日,停车场必须具备卸车、转轨及存放条件。”
“停车场项目有没有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这位2017年6月份才进场的项目部负责人身上,大家不禁为他捏了把汗。
“压力是有的。第一,马上进入大寒,气温将持续在2度以下,将会对混泥土浇筑产生影响;第二,扬尘管控越来越严,对工程进度影响较大;第三,农历春节临近,供货商放假,物资、设备、人员都要提前安排……,但请各位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项目经理朱云胸有成竹、不卑不亢地说道。
在这场首列车接车方案“博弈会”上,“火药味”十足,业主、设计、参建单位“剑拔弩张”,互不相让,都在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
据悉,郑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项目设有运用库、咽喉区、临修库、综合办公楼、食堂、混合变电所、综合水处理站、锅炉房、雨水泵房和门卫等建筑,施工专业多,接口关系复杂,工序衔接紧,互相干扰大。
将首列车接车节点目标由原先计划放在车辆段改为放在停车场工程项目,无疑是让原本就工期紧、任务重的停车场工程更加急迫。
朱云,郑州5号线停车场项目经理,在他的带领下,项目部自2017年6月进场以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顺利完成咽喉区主体、综合楼和混合变电所主体施工,并且在郑州市轨道公司2017年“保目标、抓质量、控安全”百日劳动竞赛土建施工先进集体第一名。
此时,项目部又将面临一场硬仗,一个又一个的施工难题摆在眼前,该如何布局?
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
项目部立即召开“保接车”动员大会,要求管理人员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严格执行工区化管理,把责任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人。执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生产经理轮流值夜班,确保白天、夜晚不间断施工;项目班子成员每天早上七点召开碰头会,汇报前天工作落实情况,安排当天工作计划,施工难题集思广益、及时解决;针对保接车节点目标,倒排工期,对进度、技术质量、安全、扬尘治理等工作进行总体策划;落实冬季各项保温措施,采用搭设保温棚、使用暖风设备、棉被覆盖等防寒保温,保证全天候的作业条件;严格执行扬尘治理“八个百分百”标准,做到扬尘治理方案到位、视频监控到位、场内施工道路硬化到位,并设有喷淋降尘设施、移动式洒水降尘设备,确保作业区域裸土全覆盖。
强激励,强约束。制定劳动竞赛奖惩办法,每周对协作队伍周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按月对项目部管理人员考核,激发参建职工工作积极性;提前做好各项施工量的测算,根据需要,保证进场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数量,特别是春节期间,项目经理朱云挨个协作队做思想工作,软硬兼施,确保人员、机械到位,不拖、不等、不靠。
不知不觉中,从干部到职工,从科室到班组,大家干的有声有色,即使是每天进出工地的人,也会发现施工形象的新变化,这些让参建职工的保接车信心更加坚定。
2018年3月15日,离接车时间越来越近。施工现场,彩旗飘扬,机器轰鸣,各个作业面紧张而有序的开启“冲刺”模式。
夜幕降临,临修库内仍然是灯火通明,站后工程部副主任李博正在指导工人进行最后的刮腻子、喷漆作业。“ 大家辛苦点,乘着今天天暖和,抓紧干。”
3月20日,施工现场铺轨、土建、安装多专业已经进入并行施工的新阶段,工地上一天最高峰达600余人同时作业,项目管理团队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张经理,运用库四区需要一台吊车,请协调。”“周晓飞,运用库六区的吊车用完立即和邢迎旭联系,收到请回答。”通过对讲机,简单快速的解决现场人员、机械设备、物资的调拨。
2018年3月25日,工程车线具备接车条件,咽喉区接车相关轨道安装完成。
2018年3月27日,项目部比原计划提前3天实现首列接车目标!
“接下来,将继续加强管理和组织,加强现场资源的配置,确保6月底前运用库各项节点目标顺利完成。”
8455新葡萄娱乐的故事仍在继续…..
电客车吊装指挥
记录历史性时刻
电客车入库
接车后的喜悦